free page hit counter
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浪子的比喻 / 李世光弟兄

失羊、失錢、浪子,三段比喻,發生在主耶穌當時有許多稅吏靠近主要聽主耶穌所傳的道理,這些在當時猶太人眼中是罪人,文士法利賽人便心存疑惑。耶穌為了回應這些人的疑問,接連講了這三個比喻《路十五》。

浪子的比喻:
小兒子醒悟–在要求分家產後離家出走,但敗光所有身無分文,最後醒悟過來,歸回父家。
父親的包容–對小兒子抱著死而復活、失而又得的。原諒兒子,恢復兒子的身分。

三個比喻都是講:罪人悔改,天父就不計前嫌,包容接納。表現出神的心腸。

耶穌並不認同罪行,但是對於罪人,重點在於認罪悔改。天父對於世人,是願意人人悔改得救,不願有一人沉淪《彼後三9》。

藉此回應法利賽人,主耶穌跟稅吏罪人同席的背後,是接納罪人的心腸。

對於兄弟我們是以如何的態度?是否如同文士法利賽人相同?自以為義、內心其實不尊重主,不如稅吏罪人的謙卑虛己,願意親近耶穌。

願大家學習浪子知錯能改、也效法耶穌為父的心腸,看重人回轉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