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帶來希望與力量
哈利路亞奉主耶穌聖名見證:
我叫蔡能淑,出生於金門縣,父親是一位敦厚勤儉的農夫,家中的信仰是傳統道教。23歲時我與長子、長女在楊梅埔心天主堂受洗。民國72年全家搬到臺北市,並在萬大路玫瑰堂參加彌撒。
民國100年3月,我的小女兒張英敏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,在臺大醫院開刀,之後接受了36次電療、2次化療。因為白血球只剩下一百多,腫瘤由一個增長到五個,其中一個位於心臟血管壁,醫師最終放棄治療。當時,英敏只能依賴嗎啡止痛,醫師束手無策。眼見女兒日漸消瘦,讓我們痛徹心扉,只有禱告,別無他方。同病房室友的先生提到北醫有一種「開刀不流血」的刀,介紹我們去看診。
北醫的婦科醫師認為腫瘤太大而不敢開刀,但放射科願意嘗試進行放射治療。當時讓我產生一絲希望,但醫師告訴我,還是無法完全抑制腫瘤的生長,治療只能減緩其增長速度,並防止大出血。即使如此,電療期間,英敏還是頻繁出血,讓她非常驚恐。
100年7月的某天晚上,洪執事、蔡執事和另一位同靈來病房發傳單,並為英敏按手禱告,這是我第一次接觸真耶穌教會。他們用靈言禱告,我也很想要有靈言,於是學習如何禱告求聖靈。我開始利用照顧女兒的空檔禱告:「奉主耶穌聖名禱告,哈利路亞讚美主耶穌。阿門」。有一次英敏腹痛難忍,趙傳道剛好來訪問,為她按手禱告後,疼痛立即消失,感謝主!後來我們常去教會聚會,雖然英敏的腫瘤壓迫直腸導致她排泄困難,需要吃瀉藥,一旦吃藥,每天排便次數高達15次,擔心這樣要如何到教會?但實際去到教會聚會時,她總能安穩坐在輪椅上兩個小時,且平安喜樂,如馬太福音十九章26節所寫的:「在人這是不能的,在神凡事都能。」
每逢安息日,我便會推著輪椅帶英敏到臺北教會聚會,兩星期後,英敏再次出血,我們急忙送她到北醫急診。教會弟兄姐妹得知消息後,有十幾位同靈請假來醫院為英敏禱告,這讓我們非常感動。在這段期間,我強烈感受到聖靈的同在,讓我非常喜樂。北醫出院後不久,8月18日英敏再次出血,這次我們決定轉至離家較近的臺大醫院急診。我在每次禱告時都祈求主耶穌與英敏同在,其中幾次我被聖靈感動,就會兩腳離地,從左邊跳到右邊,再從右邊跳回左邊。教會的弟兄姐妹不斷來訪、禱告、唱詩,讓我們非常感激,無以回報,只能將一切感謝放在禱告中求主紀念眾弟兄姐妹的愛心。8月底,醫師發現英敏肝臟出現了3個腫瘤,預測她只有兩週壽命。我便向教會申請受洗,教會也決定在9月1日為我們施洗。
當天早上我們向醫院請假4小時,教會安排救護車送我們去七堵的溪流接受大水洗禮。醫師警告說如果英敏途中去世,要自行負責,但我相信靈魂得救才是最重要的。英敏的身體已經很孱弱,但受洗時竟精神振奮,不需要別人背,只靠攙扶便能自行走到水裡接受洗禮,大家都感到驚訝,歸榮耀給主。洗禮及洗腳禮結束後,我們回到臺北教會領聖餐,英敏居然能在外面停留三個多小時,這全都是主耶穌與她同在,主的恩典真是浩大。
洗禮結束返回醫院,下午英敏就轉到安寧病房。當她腹痛難忍時,我請洪執事幫忙禱告,有姐妹提議為英敏禁食禱告,於是我們禁食禱告了五天,她的疼痛也為之減輕。9月13日早上,原本已經陷入昏迷的英敏竟忽然清醒,看護還把床頭搖高讓她看卡通,到下午3點多,我發現她尿量變少,通知醫師,做了X光檢查後發現是尿管折到,因而更換一條新管。後來護理長來量血壓只有五十幾,說晚上可能會走。當天晚上由姊姊在醫院照顧,14日清晨姊姊打電話來說英敏情況不好。我趕到後看到英敏翻白眼,用嘴巴吐氣,連忙通知教會。傳道、洪執事及幾位同靈趕來為英敏禱告、唱詩。讓主治醫師覺得稀奇的是,一般人離世前都是彌留狀態,但是當醫師碰英敏時,她卻說不要摸我,醫師問她會痛嗎?她竟能回答醫師。到了下午2點45分,英敏喊了聲媽媽後離開了這個世界,回到主的懷抱。
英敏雖然從小是中度智障,但她是家裡的好幫手、乖寶貝。她的生命充滿挑戰,卻能在她離世前接受符合聖經真理的赦罪洗禮,得到真耶穌教會趙傳道、長執及弟兄姐妹的關心愛護,還有主耶穌的看顧,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,使她的人生劃下完美的句點。
我在英敏住院期間,9月12日凌晨6點多,禱告時獲得了寶貴的聖靈,感謝主。101年元月開始參加真理造就班,這讓我理解了多年來無法解答的問題。主耶穌是創造宇宙萬物的真神,因為人類始祖違背了神的旨意而喪失靈命。祂為拯救世人而道成肉身,並犧牲在十字架上,流寶血救贖人類,如此的愛是筆墨難以形容的。主耶穌曾再三叮嚀:你們要彼此相愛,如同我愛你們!於是我期待能成為主所用的器皿,把主耶穌的愛廣傳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