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天父的心為心 / 林燕祺弟兄
讀聖經的原則:理解比喻時,要注意上下文的關聯,包括比喻的情境(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)。
站在當時聽眾的立場來理解,有助於掌握比喻的真正含義。
多參考不同譯本,以獲得更完整的理解。
路加福音 15:1
浪子的比喻
小兒子在父親尚未過世時就要求家產,並讓家產流入外邦人手中。然而,當他悔改歸來時,父親奔跑著迎接他,展現了不離不棄的愛。這段比喻較長,通常會被單獨查考,但如果從 路加福音 15:1 開始讀,就能理解更完整的背景和更深的道理。
加拉太書 2:11-14
彼得與外邦人一同吃飯,但當從雅各那裡來的人到時,他因懼怕奉割禮的人,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。保羅因此公開指責彼得的偽善。
以西結書 34:2
羊會迷失、走丟,是牧人的責任。耶穌指責法利賽人沒有好好牧養人民,導致他們迷失。
馬太福音 23:23-28
耶穌譴責法利賽人和文士的假冒為善,強調他們注重律法的細節,卻忽略了更重要的事——公義、憐憫和信實。
神的心意
天父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孩子。弟兄姊妹即使犯錯,只要願意悔改,都應當被接納。我們應當存有天父的心,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,並且愛人如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