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十個七次 / 李世光弟兄
一、彼得的問題與耶穌的回應
彼得問主:「若弟兄得罪我,饒恕七次可以嗎?」在人看來七次已經很多,但耶穌回答「七十個七次」,指出饒恕不是數字的限制,而是神國無限的標準。
二、神國的標準
耶穌用比喻說明:一個僕人欠主人極大的債務卻蒙赦免,但他對欠自己小額的同伴卻毫不寬容。結論是:若不從心裡饒恕人,天父也不會饒恕我們。
三、我們的欠債與神的憐憫
我們都欠神無法償還的罪債,唯靠耶穌的救贖才得赦免。既然白白得了恩典,就當效法基督,赦免他人的冒犯。雅各書2:13提醒我們:「憐憫原是向審判誇勝。」
四、如何實踐饒恕
馬太福音5章指出,不是「以眼還眼」的報復,而是走「第二里路」的超越。饒恕是主動的選擇,不僅不報復,更積極以愛對待他人。羅馬書5:6-8說,基督在我們還是罪人時就為我們死,顯明神的憐憫。
五、饒恕不是縱容
對無心之過要原諒;對錯誤要憑愛心指正與挽回。羅馬書12:9勸勉我們「愛要真誠,惡要厭惡,善要親近」。真正的饒恕帶來修復,而非放任。
結語
饒恕不是出於人的本能,而是效法基督的生命。當我們白白得恩典,就當白白施恩,以憐憫取代嚴苛,以愛心取代報復。如此,我們才能活出天國的標準,成為蒙神喜悅的人。